設計院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參觀武漢二七紀念館及街頭博物館
文/圖 李艷杰/田昕
100年前,在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生死關頭,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五四運動,掀起了一場反帝反封建和狂潮。五四運動以全民族的行動激發了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的偉大覺醒,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越來越多中國先進分子集合在馬克思主義旗幟下,1921年中國共產黨宣告正式成立,中國歷史掀天嶄新一頁。
為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繼承和發揚“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進一步激發廣大團員青年的工作和學習熱情,設計院團支部于5月6日組織公司內全體團員及青年代表前往武漢二七紀念館和街頭博物館進行參觀學習。
上午10時,共青團員們和青年代表們進入武漢二七紀念館,在毛澤東主席題寫的“二七烈士紀念碑”的碑前肅穆駐足,深深鞠躬,向二七革命斗爭中犧牲的革命烈士表達我們崇高的敬意、由衷的謳歌和深深的感恩。在陳列廳中,大家在藍牙語音講解下,了解了二七革命斗爭的全過程,看著當年蒸汽火車的模型、林祥謙、施洋的遺物、當年工會的會徽、會旗等歷史文物,仿佛置身于當年那個風雨如磐的時代。1923年2月1日在鄭州召開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遭到軍閥吳佩孚的武力阻撓和破壞。當晚總工會決定舉行全路總同盟罷工,提出“為爭自由而戰,為爭人權而戰”的口號。4日上午9時,京漢鐵路全線工人實行總同盟罷工,長達1200多公里的京漢鐵路頓時癱瘓。7日,在帝國主義支持下,軍閥吳佩孚在漢口江岸、鄭州、長辛店等地對工人進行血腥鎮壓,江岸分工會委員長林祥謙、總工會法律顧問施洋等52人,先后慘遭殺害,數百人受傷,釀成了震驚中外的“二七”慘案。二七革命斗爭將中國工人運動的第一次高潮推向了頂峰,極大的提高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地位,充分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偉 大的團結和戰斗力量。
上午參觀完二七紀念館,中午短暫休整后,下午全體人員又前往黎黃陂路街頭博物館進行參觀。1861年漢口開埠后,列強紛紛涌入。在黎黃陂路周邊2.46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劃分了英、法、俄、德、日五國租界,建立了12個外國領事館、近30家外資金融機構和100多家洋行,漢口呈現了一派帶有殖民色彩的畸形繁榮,成為殖民者們樂而忘返的“東方芝加哥”。而位于租界中心的黎黃陂路,則是這段屈辱歷史的縮影。1997年武漢市江岸區政府將其辟作街頭博物館加以保護。包括華俄道勝銀行舊址、基督教青年會漢口會所舊址等十七處古建筑,漫步在這條現今景色秀麗的街道上,看著古建筑遺留的淡淡光輝,想像著那個時代扭曲的繁華、“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尷尬與屈辱,但是,這些已成為了歷史。看著街道上穿梭的人流,看著拍婚紗照的甜蜜情侶,我們感恩新時代的美好。中國經歷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中國人民正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與世界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
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對新時代中國青年提出了明確要求:“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擔當時代責任、勇于砥礪奮斗、練就過硬本領、錘煉品德修為”。我們有幸處在中華民族發展和最好時期,人生際遇與時代使命都要求今天的青年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教誨,跑好接力跑,續寫砥礪奮進的青春詩行,不負波瀾壯闊的偉大時代。